9月29日上午,滬通長江大橋專用航道橋鐵路鋼橋面攤鋪施工方案順利通過專家評審,為大橋的后續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UHPC的推廣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和技術支持。 此次會議由鐵四院(湖北)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主持召開,邀請了廣東省公路學會理事長陳冠雄、湖南大學教授黃政宇、山東大學教授張峰、湖南路橋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歐陽鋼、中鐵大橋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徐偉和中鐵大橋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賈衛中等業內知名專家,陳冠雄任本次評審會專家組組長。建設指揮部領導以及設計、施工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與會專家實地考查了施工現場,聽取了中交二航局試驗段總結匯報,并結合施工資料進行了討論質詢,認為“UHPC鋪裝施工方案及試驗工工藝合理可行,同意通過評審”,同時對后續施工提出了改善建議。 滬通長江大橋天生港專用航道橋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鋼拱橋,鐵路橋面鋪裝施工采用新型高性能水泥基復合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其中由我公司生產的UHPC中,GT-STC橋面系列——鋼橋面專用超高韌性混泥土將被使用在該工程上。 這種GT-STC混凝土抗壓強度可達140兆帕以上,為普通混凝土的2倍,為一般UHPC的1.5倍;抗彎強度可達24兆帕以上,為普通混凝土的4倍,為UHPC的1.2倍;抗氯離子滲透系數只有普通混凝土的2%。作為鐵路橋面鋪裝層,可起到很好的防水、耐磨作用,而且會極大地減少運營期間的養護工作強度,具有良好且長遠的經濟效益。 GT-STC施工工藝要求十分嚴格,在澆筑完畢后,需要通過95℃的高溫蒸汽養護72小時,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滿足開放交通條件。 GT-STC混凝土系一種高強度、高韌性、工作性能優良、耐久性優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可自流密實成型、與舊混凝土及鋼筋粘結力好,耐介質侵蝕性好。GT-STC 是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進行研發的產品,綜合運用了當前水泥基復合材料高強技術、流態混凝土技術、膨脹混凝土技術、高性能混凝土技術、混凝土界面改性技術和混凝土防沉降泌水技術,克服了傳統鋼橋面易疲勞開裂以及瀝青混凝土易破損的兩大世界難題,是本公同最新研發的一種多用途新型工程材料。也是滬通長江大橋所需要的重要材料。 按照施工計劃,滬通長江大橋天生港專用航道橋鐵路鋼橋面UHPC鋪裝工程將于11月全部結束,對于提高鐵路鋼橋面攤鋪施工技術水平有著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時也對同類型項目施工提供了借鑒經驗。